【導讀】中金財富:迎接資產全球化配置新階段|跨境財富談
【編者按】隨著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發展日益融合,以及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升,跨境財富管理迎來黃金時代。中國基金報和深圳市財富管理協會共創 “跨境財富談”欄目,走訪境內外財富管理龍頭機構,幫助投資者更全麵地了解跨境財富管理的機遇與挑戰,洞悉金融機構全球資產配置最新策略。
2024年12月,“跨境理財通2.0” 試點落地,中金財富成為首批試點券商,目前相關業務進展如何?作為財富管理知名券商,中金財富在跨境財富管理業務方麵如何布局?
《跨境財富談》第一期,我們走進中金財富,邀請中金財富副總裁吳顯鏖,中金財富產品與解決方案部落執行負責人喬博和財富管理國際業務負責人刁智海,和我們分享他們的經曆和思考。
吳顯鏖:迎接財富全球化配置新階段
中國基金報:在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持續擴大的背景下,中金財富如何調整全球發展戰略,把握新機遇?
吳顯鏖: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穩步推進。圍繞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優化,監管層麵陸續出台了拓寬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範圍、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合作、提升境外資金投資內地便利度等擴大開放的務實舉措。隨著我國金融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跨境投資渠道變得愈發順暢,我國居民全球資產配置的需求也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在此背景下,我們已經迎來了由國內資產配置轉向全球化配置的新階段。
自2010年以來,中金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就率先組建產品研究團隊,對全市場金融產品進行研究評估,深耕超過十餘年,是市場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團隊之一;已跟蹤覆蓋國內外數千家管理人的上萬隻金融產品,構建了跨資產、全光譜的產品研究覆蓋和成熟領先的投資體係。
通過十餘年的深耕細作,中金財富在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多家海外資產管理公司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深度覆蓋並跟蹤全光譜產品市場。截至2024年已覆蓋資產能力評估的逾千家,已合作境內外管理人逾200家,形成多資產、多市場、多地域的產品供給體係,為客戶甄選涵蓋各區域、各資產類別、各投資風格的產品,包括現金管理、對衝基金、公募基金、PE基金等。
中金財富還和貝萊德、路博邁、施羅德等8家外商獨資設立的公募管理人以及威靈頓、柏基等近20家外商獨資設立的私募管理人開展合作。合作產品規模超過90億元人民幣,2024年配置量近40億元。這些合作極大地豐富了客戶的全球配置產品庫,為客戶提供國際化的資本市場深度視野,助力客戶在全球資產配置中把握機遇,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
中國基金報: “跨境理財通”的推出有何積極意義?
吳顯鏖:我們認為,“跨境理財通”在加強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豐富居民個人理財投資渠道、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麵有積極的意義。
首先,“跨境理財通”的擴容將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與香港、澳門之間的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一體化發展。
其次,擴容後的“跨境理財通”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更多的理財投資選擇。
再者,“跨境理財通”的擴容將有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隨著跨境資金流動的增加,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使用範圍和影響力將不斷擴大。
中國基金報:“跨境理財通2.0”啟動以來,客戶需求如何?
吳顯鏖:“跨境理財通2.0”自啟動以來,客戶反響熱烈,參與人數與投資規模均實現了顯著增長。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公布的數據,“跨境理財通2.0”實施後首月,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新增24,288人,環比增長9.16倍;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購買的投資產品市值餘額為164.41億元,環比增長1.82倍。
2024年12月券商試點機構的加入,無疑為其注入了全新活力。
券商在產品與服務方麵的獨特優勢,將再次激發客戶需求,“跨境理財通”也將迎來更為蓬勃的發展階段,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與經濟協同發展貢獻磅礴力量。
中國基金報:公司對“跨境理財通”未來業務有何布局?
吳顯鏖:中金財富將繼續堅定服務國家戰略,搶抓跨境理財通試點機遇,加快布局,更好地服務不同地區客戶的跨境理財需求,為“南向通”和“北向通”客戶提供專業化、差異化、個性化的投資選擇,助力財富管理業務提質增效。
針對“北向通”,將重點講好中國故事,將優質海外資金引入境內,服務好金融高水平開放,助力活躍資本市場。針對“南向通”,切實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投資者教育工作,提升兩地投資者對該業務的認知,幫助公眾了解全球配置;同時,發揮中金在“一帶一路”等國家的投研優勢,力爭篩選優質資產,向境內投資人提供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組合方案。
喬博:“跨境理財通2.0” 為券商提供更大舞台
中國基金報:“跨境理財通2.0” 落地,券商成為新一類“跨境理財通”試點機構,2.0的產品和1.0相比有何優勢?
喬博:首先是政策優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擴大了可投資產品範圍,R4評級的產品也納入了可投範圍。與之相匹配,2.0對選品和如何進行營銷推廣,包括客戶適當性的匹配等方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跨境理財通2.0” 為券商提供了更多機會,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其一,引入中高風險資產,無疑對投資者對於資本市場的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券商持續深耕資本市場,對於市場的機會及風險有更深的理解。
其二,大多數券商都配備強大的研究團隊,專門對市場進行觀察、分析和研判。
此外,我們還特別配備了產品研究團隊,專注於對金融產品進行跟蹤和研判。在過去的十多年間,我們儲備了大量人力和能力,無論是對國內產品還是跨境產品,甚至全球資產,都可以進行研判。“跨境理財通2.0”為我們的投資能力提供了更大的施展舞台。
中國基金報:目前哪些類型的跨境理財產品較受歡迎?
喬博:我們發現有三類產品比較受客戶青睞。
第一類是現金管理產品和短債類基金。我們分析背後的原因有二:一是目前海外的風險收益率較高,現金管理產品更具吸引力;二是這類產品相對簡單易懂,是我們的客戶進行全球配置最容易上手的一類資產。
第二類是投資於大中華地區的一些主動管理基金產品。尤其是最近,整個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提升,市場正在經曆對大中華地區資產的重新定價,客戶對此類產品的熱情上升。
第三類是大中華地區之外的純境外指數基金。這是投資者在尋找與大中華地區相關性較低的收入來源時,會關注的一類產品。
刁智海:多舉措化解痛點、難點
中國基金報:當前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是否存在痛點、難點?又應如何化解?
刁智海:在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過程中,公司也麵臨一些挑戰,其中:
一是客戶需求及市場競爭挑戰。目前各大券商都在積極布局業務,需要在產品差異化方麵下功夫。
在“跨境理財通”業務中,中金財富積極上架符合跨境投資特點和投資者需求的產品,期望考慮不同市場的資產類別、風險收益特征,以盡力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目標。
二是投資者教育與服務挑戰。跨境投資涉及複雜的市場環境、法律法規、匯率風險等,大部分投資者缺乏跨境投資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源進行投資者教育;同時在開戶、交易、谘詢、資金劃轉等環節,做好流程優化,提高服務效率,確保服務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投教方麵,中金財富已完成製作包括《中金“跨境理財通”》《“跨境理財通”十問十答》以及相關投教內容在內的25個不同類型的內容素材,通過21個境內外官方自媒體賬號發布,累計閱讀/播放量超37000次;服務方麵,實現境內外多套係統跨境協作,支持客戶線上開戶、換匯、資金劃轉和交易的一體化操作流程。
三是風險管理挑戰。“跨境理財通”業務涉及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和交易,匯率波動會對投資收益產生直接影響。
中金財富通過舉辦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投資者教育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匯率波動原理、風險傳導機製以及對投資收益的具體影響,提升投資者的風險認知水平。
四是境內外業務合作挑戰。境內外金融機構在業務流程、監管要求、運營模式等方麵存在諸多差異,不同地區的金融監管政策和法規也不盡相同,如何在滿足各地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境內外業務的有效協同,也是目前麵臨的一大挑戰。
為應對這一挑戰,中金財富積極與中金香港建立常態化溝通交流機製,定期組織業務交流會議,圍繞跨境業務流程優化、產品研發協同等展開深入探討,增進雙方團隊在業務認知、監管理解上的共識,共同探索契合跨境業務特性的合作模式與流程規範,助力跨境業務穩步推進。
雖然麵臨一些挑戰,但中金財富期盼牢牢把握“跨境理財通”試點機遇,加快布局,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客戶的跨境理財需求,為“南向通”和“北向通”客戶提供專業化、差異化、個性化的投資選擇,助力財富管理業務提質增效。